做个艾灸疗愈身体增加阳气的同时还能做了烟药供增加了功德,你说好不?
有些法宝源于爱!
我爱人从小体寒,每次生理周期都会肚子疼痛难忍,但只要艾灸小腹就会大大缓解疼痛,屡试不爽!
看到艾灸冒出的烟雾,就想如果可以印上咒语变成做艾灸同时做烟药供该多好!
就是把烟供咒,增加健康精气财运的几钟咒语真言,印到艾灸条的卷纸上!这样,做个艾灸在增加自己阳气精气的同时又做了烟供利益众生增加了功德福报!
烧完的艾草灰可以收集起来撒到江河湖海,或者人所不能去的地方,比如灌木丛等地方。
再次强调印在艾灸条上的是咒语真言,不是经文!
再次强调印在艾灸条上的是咒语真言,不是经文!
再次强调印在艾灸条上的是咒语真言,不是经文!
使用时,不要掰断,直接点燃用。如果用不了,中途可以用水浸灭。下次可以再用。
艾条上的咒语真言为:
药师灌顶真言
六字真言
文殊五字心咒
文殊八字威德心咒
烟供咒
不空摩尼供养咒
变食真言
不动如来咒
僧慎尔耶大将咒
地天神咒
地藏王菩萨种子字
大随求咒种子字
淘宝店铺: 帝珠云城 可以请到
(因有咒语真言,即为法宝,不敢谋私利。所得款项用于再产和布施供养。)
阳气是什么?
艾灸为何可以补阳气?
当你经常感觉疲劳、腰酸背痛、记忆力下降、胃肠不舒服等。。。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这是体内阳气不足。
“阳气”到底是什么?
在中医几千年文化中,阴是指人的身体,阳是人体具有的能量。
人的一生其实就是一个阳气衰减的过程。
阳气就是真气,也就说我们平常说的元气,它储藏在人体的肾里。平时中,我们经常说元气大伤,也就是阳气。
黄帝内经中说的“阳化气,阴成形”,阳气化成人体所需要的能量,阴气形成了身体。
如果人的身体没有阳气,就会变成空的躯壳,人也就会死亡。所以,养护阳气是养生治病的根本。
为什么要补阳气?
知道了什么是阳气,大家也应该会明白阳气的重要性。
那么人体为什么要补充阳气?
阳气是储藏在肾里的,肾是先天之本,是男子藏精,女子藏血的地方。
人体正常的体液都需要阳气来养护推进。阳气充分调节人才会健康长命,精神抖擞。
现在人因为环境、生活和工作事情的压力,都会导致阳气严重的衰减。出现了大批的亚健康人群。
如今许多疾病都可以说是阳气衰弱引起的,80%的当代人都阳气不足,万病皆损于一元阳气。
任何人,只需阳气充沛,就能预防很多疾病的入侵。
人的身体今日透支一点,明日透支一点,穷年累月,就会出问题了。
当健康不断被透支,身材就会告诉你这里不舒服,那边不舒服了。
腰背疼痛,肩颈疼痛,感冒,失眠,经常疲惫等都是身体在提示你:阳气不足了,补足阳气也要像理财那样,必须要开源节流。
那会有小伙伴问了阳气是怎样跑掉的呢?
其实,生活中随处都有损害咱们阳气的不利因素,只是被我们忽视了。
纵欲、熬夜、透支、吸烟饮酒、怨恨恼怒烦、劳顿、焦虑担心害怕、饮食不当、穿衣不当(穿吊带装、露脐装)都会形成阳气衰减。
人的一生便是阳气衰减的进程。
一般来说24岁以前先天的阳气很足,人体的神经、肌肉、骨骼都处于最好状况。
24岁以后,人们身上的压力会渐渐增多,消耗精力过度,也便是消耗阳气,身材慢慢出现阴盛阳虚的状况。
古人云“人过40,天过午”便是说人过40岁就似乎太阳过了正午,阳气不足了。
假如从年轻时就注意养生保健,学会疗养身心,适时的补充阳气,人的生命力就会加倍旺盛,男子身强体壮,女子相貌永驻。
手机要充电,汽车要加油,咱们的身体也要补充阳气,阳气便是我们生命的动力。
补充人体阳气最有效的外用方法——艾灸
历史著名神医扁鹊说:
人无病时常灸中脘穴、气海穴、关元穴、命门穴、膏肓穴、不但能长生还能活百岁于寿。
艾灸用的原料是艾草制成的。艾草,又名冰台,产于山的阳面,充分的吸取太阳的精华,是一种纯阳植物。
艾草含有多种矿物质、维生素、蛋白质、脂肪、水、抗衰老抗癌的硒和大量的药理成份。
现代药理发现,艾叶挥发油含量多,1.8-桉叶素(占50%以上),其他有α-侧柏酮、倍半萜烯醇及其酯。风干叶含矿物质10.13%,脂肪2.59%,蛋白质 25.85%,以及维生素A、B1、B2、C等。)
有消炎化瘀、
平喘化咳、
镇静之功效。
艾叶中含有苦艾醇、苦艾酮,
具有解热、止血、镇痛、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
艾灸的原理就是通过烟熏火灼把艾草的作用通过穴位经络传递到人体的病痛之处,从而达到祛除病邪的目的。艾灸的过程中,释放的近红外线比红外线的调节作用更强。
10-15mm的近红外线穿透力更强,能将艾烟中的有效成份输送到脏腑和病灶之处。
艾草燃烧后作用力更强,加上火本属阳,所以艾灸是古今公认的补充阳气最有效的方法。
有事没事自己艾(爱)自己一下!
淘宝店铺 帝珠云城
或搜微信 帝珠云城 进入 我的小店 可请购
微信号:t1076973303
昵 称:冲拳达人十方
或者长按上面的二维码图片加好友。
( 注明:参加超度共修! 否则可能不予通过好友申请 )
本博客中所有关于法界信息内容,
仅仅代表一些师兄的体会感受,
不作圣解,仅供参考,
莫要执着计较。
依法不依人,应以经典为准!
https://mp.weixin.qq.com/s/ltLHevtYjgMQHH97ZASSoQ